山 西 省 汾 阳 医 院

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

首页 >> 医院历史 >>默认分类 >> 1948~1966年 新中国成立初稳健发展时期
详细内容

1948~1966年 新中国成立初稳健发展时期

1948年7月12日,汾阳解放。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宣布成立。1950年4月,山西省政府着手规划全省卫生事业。为了配合全省经济建设,省卫生管理部门1950年9月制定了《山西省卫生建设草案》,对省、专区、县、区、村的医疗机构建设及医务人员培养,旧有医院的改组整顿,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,汾阳医院被确定为省立医院之一。人民政府对美国人在华的事业给以保护,提供方便。通过中国医务人员的努力,汾阳医院医护技术恢复到抗战前水平。

1950年初,王清贵由京返院。1950年12月30日,国务院下达文件指出,凡外籍人士在中国办的医院、教会、学校及其他文化团体,统一由政府接管,其中人员,原职原薪继续留用。195l年2月9日,中央卫生部召开华北五省二市(河北、山西、察哈尔、绥远、平原、北京、天津)的教会医院会议,决定先接管5个医院,其中有汾阳医院和太谷仁术医院。山西省赴京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卫生厅刘鸿恩秘书主任、仁术医院院长苗复生和汾阳医院院长王清贵。1951年4月15日~5月16日,山西省卫生厅派刘鸿恩秘书主任、山西大学医学院教授封敬斋等人来接管汾阳医院和护士学校,中共汾阳县委和县人民政府以及各单位都派代表参加。接管后的汾阳医院命名为山西省立汾阳医院。王清贵任院长。

当时医院医疗水平在晋中和其他地区居领先地位。医院可开展胃切除、肠梗阻、胆结石、肠吻合、骨折整复内固定等手术。

政府接管汾阳医院后,根据国家有关政策,“对留院外籍技术人员,如果能遵守我国政策、法令,愿意继续工作可以留用,如自愿回国者听便”。省委、省政府有关领导多次和罗瑞英座谈,其中包括20世纪30年代在汾阳医院以护士工作为掩护、坚持中共地下活动的郭钦安副省长、刘开基书记等人,希望她留华工作。但因当时中美关系紧张,罗瑞英决意要走。1951年4月底,罗瑞英办理移交手续,离汾后赴菲律宾。

此时,医院共有正式职工46人,床位60张。

1951年9月,省卫生厅调常宗礼、张哲到汾阳医院。常宗礼负责党务工作并兼职护校校长,张哲负责内科医务工作。1951年,中共晋中地委调协理员陈志新到汾阳医院负责党务工作,张邦应负责团支部工作。

从1952年开始,医院陆续配备无影灯、电冰箱、电烤箱、牙科椅、显微镜、送药车、产科设备等医疗器械。当时医院分男女病房。开展的手术主要有剖腹产、截肢、阑尾炎、骨髓炎、腰椎结核等。化验室可以做三大常规、血沉、康氏反应、尿淀粉酶、黄疸指数,脑脊液、胸腹水常规等检验。放射科配备有美制50毫安X光机。

1953年下半年,医院病房分内、外、妇产等科。1951年~1953年,王益锵、高志华、周良楣、李望云、李桂莲等护校毕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,成为护理骨干。1953年~1958年,肖茜、刘凯、郭多文、范恒寿、司政、杨世凤、靳斌、王国威、吴琴娟、龙秀兰等医科大学生先后分配来院工作,成为医疗骨干。以后历年陆续分配一些大学生到院,加强了医院医疗技术骨干力量。1954年,医院建起制剂室,开展协定处方。1955年,化验室购进光电池比色计,进一步扩大了检验范围。

1958年,建起677平方米门诊部,购进200毫安德国制X光机。医院的业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。同年,医院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巡回医疗,普查山区甲状腺肿和黑热病;举办了晋中地区卫生人员训练班;根据上级精神,聘请部分当地名老中医进入医院;派刘凯等医务人员到北京同仁医院学习胸外科手术。开展了教学活动,为稷山、临县、离石、太谷、霍县、介休、洪洞等县培训医务人员170多名。后来的全省医疗战线英雄人物、霍县妇产科大夫石兰峰就是这时在汾阳医院进修过。1958年,医院实有床位120张,全年住院病人数为3700人次,全院职工总数为101人。1958年,汾阳医院下放归汾阳县领导,改称汾阳县中心人民医院,汾阳护校搬到太谷。

1959年,骨干医师张哲担任副院长,一大批医务人员陆续充实到医院。

20世纪60年代初期,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八字方针,汾阳县中心人民医院改称汾阳县人民医院,医院建设受到体制缩编的限制,但医院工作仍有发展。1961年太原卫校通过省卫生厅下放到医院,带来一大批医务人员,一些人成为各科的骨干。1962年医院床位增至140张,医务人员为131人。医院从内科分出儿科,并成立病理室,手术麻醉配备了专人。1963年~1964年,每年均有大学毕业生分配来院工作。1964年,手术室配备了上海101型全能麻醉机,手术种类在原有的基础上,又增加肝、胆、脾、胰、甲状腺、肾切除,泪囊手术等。为了培养护理队伍,于1960年开办初级护理员学校1所,1965年开办为期3年的农村卫生学校。医院的护理队伍也随着医院工作的开展不断壮大,到1966年,发展到60多人,其中绝大多数是护校毕业学生,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。

1951年到1965年,是汾阳医院稳步发展的阶段,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汾阳医院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。在这一阶段中,医院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,医院的基本建设规模扩大,基本满足了医院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。学科建设不断发展,各专业科室的技术骨干逐步成熟,技术稳步提高,使汾阳医院的声望越来越高。同时,医院开始承担地区性机关干部保健工作,受到各级领导的表扬。医院坚持巡回医疗常年不断,为农村医疗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当然,这一时期也由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,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整风“反右”期间,医院有三名医务人员被错划为右派,并受到“三降”(降职、降薪、降级)处分。整风“反右”结束后不久,“大跃进”接着开始,在“以钢为纲”的口号下,全院职工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,在院内建起了炼钢炉。

“大跃进”期间,提出一年小改变,二年大改变,三年红又专的口号。医院还根据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,开展了大搞中医药运动,号召西医学中医,中西协作,人人学中医,个个学针灸。当时有“名老中医进医院”的政策,汾阳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中医如梁大统、宋祝三、陈晋山等均被吸收为医院职工,成立中医科,1962年又分出针灸科。1961年为克服全国性的经济困难,开始下放干部。1962年医院响应国家号召,精简干部,动员职工带家属返乡。“四清”运动期间,又有不少医务人员被抽调参加农村和城市的社教工作队,给医疗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
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