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爱护关节,远离关节炎——风湿免疫科规范治疗关节炎助力患者生活改善
近期,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两位患者带着满意的笑容出院了。这两位患者均有十年以上骨关节炎病史,其中一位是50多岁的阿姨,另一位是70多岁的大爷,表现为多关节疼痛和肿胀、逐渐出现的关节变形、功能障碍,曾使用传统的DMARDs治疗,阿姨使用过生物制剂,但都是不规律使用,长期依靠糖皮质激素和止疼药减轻疼痛症状,并继发了类固醇糖尿病和骨质疏松,行走困难、翻身困难,生活自理受到影响。 本次住院后经医生全面评估病情,给予调整用药,规范治疗,减少至停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,治疗一个月,关节肿胀明显缓解。两位患者表示终于减轻了痛苦,每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。大爷也表示能够自己翻身了,在儿女陪同下可以站立、扶拐来医院复查啦! 看到他们的笑容,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再次体会到规范治疗、达标治疗的重要性,同时也呼吁每位风湿免疫患者以及家属要有信心、耐心和恒心,规范治疗,达标治疗,积极拥抱美好生活。
疾病科普 什么是关节炎? 人们通常认为关节炎是老年病,实则不然,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患上关节炎。小孩可能患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,成年人可能患上类风湿关节炎、强直性脊椎炎、痛风性关节炎、银屑病关节炎等,老年人则易患骨关节炎。 关节炎共有 100 多种类型,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。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(RA),这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,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病。目前,RA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,其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,随后会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,最终致使关节畸形以及功能丧失,还可能并发肺部疾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恶性肿瘤、骨折及抑郁症等。该病致残率颇高,过去常被老百姓称作“不死的癌症”。 关节炎该如何治疗呢? 随着对该疾病的研究深入,近年来欧洲风湿病学会及我国风湿病专家提出的“达标治疗策略”已广泛应用于临床。许多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只要进行规范治疗,并定期复查,便能减少骨破坏以及多系统受累的不良结局。 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即达到疾病缓解或处于低疾病活动度,最终目标是控制病情,降低致残率,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。 对于初始治疗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,建议每 1 - 3 个月进行一次疾病活动度评估。对于已达标的患者,建议每 3 - 6 个月进行一次疾病活动度评估。 为达成治疗目标,强调早期给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(DMARDs),优先选择传统DMARDs,对于未达标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生物制剂以及小分子靶向合成的 DMARDs已成为当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优选,在这方面已有众多药物在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。 (张丽卿) |